土壤淋洗修复技术资讯
环保,环境修复前沿动态实时掌握。">
异位淋洗法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一种常用方法,采用表面活性剂溶液可增加石油的溶解性,促使其从土壤里转移到水中,就可以实现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
大多数土壤淋洗过程是基于体积减少和废物最小化处理过程,其中“承载”大部分污染的土壤颗粒是从大量土壤组分中分离出来的。
针对粗粒重金属以及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等有机持久性污染土壤,采用淋洗技术切实可行。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特别是有机污染土壤。
由于我国污染场地土地资源再开发的迫切性要求场地修复周期非常短,以及缺少原位修复技术的实施经验,现阶段我国场地修复广泛采用异位修复技术:将污染土体挖出或将地下水泵出后再进行异地或原地异位处理,如水泥窑处置等。 由于异位修复快速、高效,短期内我国土壤修复市场仍将持续这种趋势,但异位修复天然存在以下缺点: ①难实现场地的完全修复。由于地下水的流动性,上游被污染地下水会对修复场地造成二次污染; ②挖掘、运输、堆放和设备使用维护等方面费用较高,尤其对于场地规模较大和污染深度深的情况; ③环境破坏大,作业风险高,如常
土壤淋洗是利用水或其他淋洗剂,通过螯合、沉淀等作用,分离重度污染土壤组分或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移至液相,再对含污染物的淋洗液进行处理的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处理重金属、放射性核
美国EPA研究表明由于大部分土壤污染附着于细小土壤颗粒(如黏土及粉土)表面上,在此一情形下,则可利用物理分离技术,先将大颗粒土壤先予分离,可大大降低待处理污染土壤的体积。而后通
郑州市长椿路11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1号楼513
电话:0371-61772378
邮箱:desenhuanjing@163.com
30年
装备制造经验
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