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某污染场地主要以重金属污染为主。企业在开采、冶炼过程中,因对资源的不断开发、冶炼及不合理使用,重金属污染因子经大气排放后自然沉降及雨水携带、废水收集不完全或溢流、固废处置不当经雨水冲淋浸出等诸多方式进入土体,造成土壤环境污染。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修使受污染的目标达到背景值要求。
由于近年来各行业的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以及农业生产过量使用化肥,土壤中的污染含量与日俱增,土壤修复迫在眉睫。因此,明确土壤修复治理流程对于后续的项目开展工作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对现有治理修复的成功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筛选研究,结合场地现状、污染特征、场地未来规划、处置成本以及技术成熟度等因素。从各修复技术的定义可以看出,每一种修复技术均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没有一种修复技术是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中,要根据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土壤性质、 质地、污染地块所在区域位置等综合因素来考虑选择最适宜的土壤修复技术。
我国土壤修复技术长期停留在实验室水平,较缺乏经济有效的土壤修复产业化成熟经验。国内主要缺乏技术工程化的承载者—具有技术特色的实力型修复企业;其次缺乏修复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数据公开性差导致污染场地的基础数据不健全,缺乏实用技术的成套设备装置。因此,与拥有成熟土壤修复技术公司共同合作,开放适合本土化技术越来越迫切。
土壤淋洗反应受温度、酸碱性以及时间的影响较大,因此试剂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选取土壤淋洗剂时,要保证洗剂的类型对土壤造成的伤害尽可能小而且具有较强的去污染能力。
目前土壤修复的主要类型包括场地修复、耕地修复以及矿山修复,2018年中国环联对多方信息进行统计后,预计我国土壤修复潜在市场空间约为5.2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可释放约4760亿元,其中场地修复的市场空间将占到一半以上。因为场地修复来自于工业用地的经济效应,场地的修复能得到资本的认可从而启动和治理都会相对顺利,所以会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主流应用场景。
近些年来,矿山土壤污染比比皆是。尤其金属矿山开采引起的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从土壤环境角度来说,矿山污染土地有一定特殊性—土地的价值不高,但是危害会非常大。重金属污染使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同时污染农作物,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矿业开发所造成的土壤污染量大面广,是我国污染土壤治理不可忽视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土壤修复技术在今天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国外技术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我国应加大在土地整治技术方面的投入,包括技术研发、设备和成本等方面的投入。
郑州市长椿路11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1号楼513
电话:0371-61772378
邮箱:desenhuanjing@163.com
30年
装备制造经验
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