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国的土壤修复行业呈爆发式增长。在十三五期间,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迅速,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土壤热脱附、固化稳定化、原位化学/氧化、土壤淋洗、多相抽提等工艺纷纷得到了验证和推广。2021年期间,上述技术基本上是国内土壤修复市场的主流,随着项目实施的增多,各种技术运行管理更加精细和成熟。
如今,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当工程的开挖量和回填不同时,会造成大量的工程废弃土的产生,我国工程废弃土缺乏适宜性、灵活性、经济性的处理方法,加之过度的开采,使我国环境、生态正处于不可挽回的损害当中。如何利用高效的土壤修复技术使工程废弃土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再生资源进行利用是保证我国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城市规划布局调整和搬迁地块的土壤调查开展,污染地块呈现井喷式增长。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异质性,土壤修复工作呈现出专业性强、过程复杂、成本高、周期长等特点。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也对土壤污染防治基本制度、预防与保护、管控与修复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土壤淋洗就是使用淋洗剂清洗土壤,使土壤中污染物随淋洗液流出,然后对淋洗液及土壤进行后续处理,从而修复污染土壤。土壤淋洗方法具有修复时间短、效率高、可修复重金属严重污染场地等优点。但该方法可能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和有益元素的淋失,淋洗剂残留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将重金属与淋洗液分离也具有复杂性,这会增加修复成本。
东北某污染场地主要以重金属污染为主。企业在开采、冶炼过程中,因对资源的不断开发、冶炼及不合理使用,重金属污染因子经大气排放后自然沉降及雨水携带、废水收集不完全或溢流、固废处置不当经雨水冲淋浸出等诸多方式进入土体,造成土壤环境污染。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修使受污染的目标达到背景值要求。
由于近年来各行业的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以及农业生产过量使用化肥,土壤中的污染含量与日俱增,土壤修复迫在眉睫。因此,明确土壤修复治理流程对于后续的项目开展工作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对现有治理修复的成功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筛选研究,结合场地现状、污染特征、场地未来规划、处置成本以及技术成熟度等因素。从各修复技术的定义可以看出,每一种修复技术均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没有一种修复技术是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中,要根据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土壤性质、 质地、污染地块所在区域位置等综合因素来考虑选择最适宜的土壤修复技术。
我国土壤修复技术长期停留在实验室水平,较缺乏经济有效的土壤修复产业化成熟经验。国内主要缺乏技术工程化的承载者—具有技术特色的实力型修复企业;其次缺乏修复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数据公开性差导致污染场地的基础数据不健全,缺乏实用技术的成套设备装置。因此,与拥有成熟土壤修复技术公司共同合作,开放适合本土化技术越来越迫切。
郑州市长椿路11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1号楼513
电话:0371-61772378
邮箱:desenhuanjing@163.com
30年
装备制造经验
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